產后最初幾天,出現(xiàn)漲奶是正常生理現(xiàn)象,我們稱之為生理性漲奶,俗稱大爆奶、石頭奶,多發(fā)生于產后三、四天。
產生原因:
●順利分娩后,媽媽體內泌乳素分泌增加,乳房內腺泡開始分泌成熟的乳汁,此時乳房開始充盈;
●為了生成更多乳汁,乳房毛細血管擴張,淋巴液、血液增多,造成乳腺腺泡淋巴潴留,靜脈充盈和間質水腫;
●乳腺導管不暢。
表現(xiàn)癥狀:
剛生完孩子乳房腫脹、疼痛,有的甚至象倒扣的碗,奶水出不來。同時因泌乳素上升分泌乳汁,從內部產生壓力,導致整個乳房異常疼痛。
如果寶媽在寶貝出生后未能及早開奶,或哺喂的間隔時間太長,或乳汁分泌過多,孩子吃不完,都會使乳汁無法被完全出來,乳腺管內乳汁淤積,讓乳房變得更加腫脹、疼痛。這個時候乳房變硬,乳頭不易含接,媽咪會因怕痛而減少喂奶次數(shù),進而造成乳汁停流,加重漲奶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有的寶媽因此而發(fā)燒,感覺比生孩子還痛,甚至影響后期哺乳。
另外,產后泌乳是受媽媽體內激素影響,所以即使不喝所謂“下奶湯”,媽媽們也會泌乳哦。
出現(xiàn)生理性漲奶該怎么辦?
處理方法:
1、既然是生理性,就有自行緩解的趨勢。促進乳腺腺泡恢復和疼痛緩解是處理生理性漲奶最主要的方向。
最最重要的一條:產后盡早開奶,盡早哺乳。媽媽后期漲奶程度和前期寶寶吸吮頻率和時間相關——如果吸吮不夠,媽媽會經歷較為嚴重的漲奶。
確保哺乳姿勢正確:寶寶張大嘴,包住全部或者大部分的乳暈吸吮。如只含住奶頭,很容易吸破奶頭導致媽媽疼痛,進而形成乳頭皸裂而影響哺乳;同時,寶寶吸吮效率也相對較差,不容易吃飽和獲得滿足。
2、早期哺乳盡量達到8-12次/天,越多越好,前提是姿勢正確,保護好乳頭。敲黑板畫重點:寶寶是媽媽最好的通乳師——指導寶寶用正確的吸吮姿勢做有效的多次吸吮,這是媽媽漲奶最天然的治療措施!
3、休息時平躺,有助于淋巴液、血液等借助重力作用,從乳房引流走;側臥時需防止乳房受壓。
4、早期飲食清淡,嚴禁葷湯類下奶湯,不要過早、過度進補。
5、如果疼痛明顯,可使用土豆片或卷心菜對乳房局部冷敷,以減少充血、減輕疼痛;注意避開乳頭乳暈。
6、如果經過以上處理還沒有好轉就需要聯(lián)系專業(yè)泌乳顧問及早進行疏通,不要耽誤了最佳疏通時間,造成更大痛苦。
2017年,為推進和支持母乳喂養(yǎng),幫助媽媽們順利實現(xiàn)母乳喂養(yǎng),重慶安琪兒婦產醫(yī)院開設母乳喂養(yǎng)門診,10名常年工作在產科臨床護理一線,擁有專業(yè)醫(yī)學背景,并接受過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核心課程培訓。資深母乳哺育顧問為媽媽們提供科學、專業(yè)、有溫度的母乳喂養(yǎng)咨詢及支持。
母乳喂養(yǎng)門診能為媽媽們做些什么?
安琪兒母乳喂養(yǎng)門診不僅能在產后給予媽媽們支持,在孕期也能提供母乳喂養(yǎng)的指導。
有以下需要,找她們準沒錯:
1、產前母乳喂養(yǎng)咨詢指導:
喂養(yǎng)評估、信心建立、家庭支持、喂養(yǎng)準備、乳房護理、產時三早
2、產后指導母乳喂養(yǎng)咨詢指導:
喂養(yǎng)指導、職場哺育、母乳儲存、離乳指導
3、特殊情況下母乳喂養(yǎng)指導:
乳腺炎、特殊乳頭(乳頭內陷、偏平、大乳頭等)、乳汁淤積、乳房脹痛、乳汁不足、乳頭混淆、乳頭皸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