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產之后,新媽咪會面臨著產后恢復和新寶寶的哺喂兩大重要的任務,肩頭的擔子真的可不輕呢!然而,媽媽們若要想順利進入新媽咪的完美角色,首先需要做好產后的身心恢復,因為只有恢復到好的狀態(tài)才有力氣照顧寶寶哦。所以接下來,我們一起和
重慶安琪兒婦產醫(yī)院產科醫(yī)生來看看產后新媽的N個第一次都需要怎么應對吧~
產后第一次排氣
剖宮產后24小時
剖宮產后會出現腹脹現象,是因為產婦在做腹腔手術時腸管受到激惹而使腸蠕動減弱,通常需要經過24~48小時后腸道功能才會逐漸恢復。肛門排氣是腸蠕動的標志,表明產婦腸道功能基本恢復。只有在腸蠕動恢復后才可以進食半流食及正常食物,否則腸胃不能承受。因此,排氣對剖宮產的媽咪來說非常重要。
TIPS:翻身、運動、按摩促排氣
剖宮產后,應盡早翻身幫助排氣。如果身體狀況允許的話,可嘗試下床活動,這也有助于恢復腸蠕動、促進排氣。另外,輕輕按摩腹部,也能促進排氣,與此同時還有利于子宮、陰道排出殘余積血。
產后第一次進食
1、自然分娩產后即可進食
采取自然分娩的新媽咪,進食時間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,可根據實際需要來安排。先進食少量的食物來補充體力,食量可漸進增加。
2、剖宮產排氣后方可進食
對于實施剖產的新媽咪來說,產后進食的時間和種類就有嚴格要求了。
術后6~8小時:也就是麻醉過后,雖沒有排氣,但可進食少量不含糖、奶的流食。
排氣后: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、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的食物。
排氣后1~2天內:進食半流食,如蒸蛋羹、稀飯、面條等。
排氣后3天以外:此時您就可以吃正常的飯菜了。
產后第一次下床
產后12—24小時內
自然分娩的寶媽在產后坐起來后即可下床活動。為安全起見,第一次下床時,家屬或護理人員需要陪伴協助,下床前先在床頭坐5分鐘,確定沒有不舒服再起身。下床排便前,要先吃點東西才能恢復體力,以免昏倒在廁所。如果上廁所的時間較長,站起來時動作需緩慢一點,不要突然站起來。以免頭暈。
產后第一次洗澡
產后24小時以后
產后媽媽在分娩時,尤其是自然分娩,會大量出汗,并內衣浸透。分娩后,媽媽的汗腺功能更活躍,也會大量排汗,特別是在夜間睡眠和初醒時。因此,在順產后洗澡保持皮膚清潔衛(wèi)生是非常必要的。正常分娩的產婦分娩后7天便可以洗澡,可以選用淋浴,洗頭,不過要分開洗(水燒開過)。
產后第一次哺乳
產后1小時
產后的1小時是給寶寶哺乳的黃金時間。寶媽可在護士的協助下嘗試給寶寶喂奶,寶寶吸允媽媽的乳頭是好開奶按摩。初乳是最有營養(yǎng)的,可增強寶寶的免疫力喲。
產后第一次同房
一般在生產完6周左右建議去醫(yī)院做產后檢查,此時醫(yī)生便會告知你的身體恢復狀態(tài),如果沒有任何問題、恢復良好的情況下,大約6—8周后即可開始性生活。剖宮產的產婦在3個月后同房,具體的時間還要根據產婦的身體恢復程度而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