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教一詞源于我國古代,最早出現(xiàn)在西周時期。所以在傳統(tǒng)文化的熏陶下,大部分的準爸媽們對于“胎教”還是有一定認識的,比如給寶寶聽聽音樂、講講故事什么的。
但是對于具體從什么時候開始進行胎教,以及通過哪些方式來胎教,就會相對比較陌生了。還是按照國際慣例先來介紹介紹,什么是胎教?
胎教從廣義上來解釋,是指為了促進胎兒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發(fā)育成長,同時確保孕產(chǎn)婦能夠順利地渡過孕產(chǎn)期所采取的精神、飲食、環(huán)境、勞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。
而從狹義來說,胎教是根據(jù)胎兒各感覺器官發(fā)育成長的實際情況,有針對性地,積極主動地給予適當合理的信息刺激,使胎兒建立起條件反射,進而促進其大腦機能、軀體運動機能、感覺機能及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機能的成熟。
所以,孕期不同時間段,可以對寶寶進行不同方式的胎教,不僅僅是聽聽音樂、摸摸肚子哦。
那第一次胎教從什么時候開始呢?
在胎兒的生長發(fā)育過程中,孕16周左右就已經(jīng)有了觸覺和味覺,可以通過適當撫摸來促進胎兒的發(fā)育;孕20周左右(腦細胞增殖期),胎兒已經(jīng)具備基本聽覺、視覺功能;孕26周時胎兒會對來自外界的聲音刺激產(chǎn)生生理性反應,如眨眼、心律加強、打哈欠和頭部轉(zhuǎn)向等。
孕28周起胎兒的聽覺器官通過聽覺神經(jīng)與大腦建立聯(lián)系,把聽到的信息傳導到腦,并儲存起來構(gòu)成記憶。到孕30周時已經(jīng)有相對完善的聽覺、味覺、嗅覺和視覺功能,能聽到媽媽的心跳和外界的聲音。
因此,胎教可以從孕16周起開始進行。
現(xiàn)在重點來了,根據(jù)胎兒的發(fā)育,胎教有哪些方式呢?
1.音樂胎教
美妙的音樂可以促進胎兒的大腦發(fā)育、緩解準媽咪的緊張情緒、提前開啟寶寶的音樂智能。
并且胎教音樂要選擇旋律輕柔的,雖然最近《中國有嘻哈》很火,但是那些節(jié)奏過強或聲音過大的音樂對寶寶來說就是噪音。
所以,孕媽可以在舒緩的音樂當中選擇愛聽的,畢竟孕媽愉悅的心情才是最好的胎教。胎教音樂可以選擇世界名曲、兒歌、輕音樂等。
注意:孕婦進行音樂胎教,適宜一天1-2次,一次15-20分鐘。可以在晚上臨睡前,聲音強度以65~70分貝為適宜(相當于成人隔著手掌聽到的聲音強度)。聽音樂時,注意不要把收音機直接放到孕婦腹壁上給胎兒聽,一定要隔一段距離。
2.撫摸胎教
撫摸胎教可以在孕20周后開始,每晚臨睡前進行(也可以選擇午后的一段時間固定進行),并注意胎兒的反應特征和反應速度。如果胎兒對撫摸的刺激不高興,就會用力掙脫或者蹬腿來反應,父母應該停止。如果胎兒過了一會,才以輕輕的蠕動作出反應,這種情況下可以繼續(xù)撫摸。
注意:孕媽平躺在床上,腹部放松,撫摸從胎頭部位開始,然后沿背部到臀部至肢體,輕柔有序。撫摸時間不宜過長,以5~10分鐘為宜。撫摸可以與數(shù)胎動結(jié)合進行,并且將情況記錄在胎教日記中。
3.對話胎教
對話胎教可以在孕24周后進行。不僅可以刺激胎兒的聽覺,也是親子關(guān)系建立的重要途徑。孕媽可不要吃醋,相對而言,胎寶寶更喜歡爸爸低沉渾厚的聲音哦。
此時準爸媽可以經(jīng)常和胎兒交談,表達對寶寶的愛;也可以呼喚胎兒的小名,這樣嬰兒出生后哭鬧時再喚小名,會給孩子一種安全感,使其很快安靜下來。同時,這樣也可以增進夫妻的感情,還能把父母的愛傳遞給胎兒,對胎兒的感情發(fā)育有很大的好處。
注意:對話內(nèi)容不要太過復雜,最好在一段時間內(nèi)反復重復一兩句話,便于胎兒的理解記憶。
4.情緒胎教
其實,孕媽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充足的營養(yǎng)就是給寶寶的最佳胎教,也就是情緒胎教。寶寶在媽媽的體內(nèi),最早接觸的聲音就是來自媽媽的心跳以及脈搏,所以寶寶從媽媽心跳的頻率感知到媽媽的情緒。所以,孕媽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吶!
孕媽們可以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保持愉快、積極、平和的心態(tài)。比如散步、閱讀、聊天、做手工等等。孕期營養(yǎng)要均衡多樣,多吃水果和蔬菜,盡量用食物代替保健品來補充營養(yǎng)元素。
5.自然胎教
為了促進胎兒的感官發(fā)育,孕媽應多接觸滿足五官的良性刺激。比如一起觀看美麗的自然風光,傾聽鳥鳴聲、流水聲等大自然的旋律,對胎兒的感官發(fā)育有很好的促進作用。含氧量充足的空氣對胎兒腦部發(fā)育也很有好處。其次,準爸媽可以向胎兒描述眼前的自然景物,也是自然胎教的特色之處了。
胎教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,準爸媽可不要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(wǎng)”哦。但是提醒孕媽們,不要為了什么“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”而盲目胎教,所謂物極必反哦!